| | | |
经营社群,除了发红包,你还需要这些 “心机”  
经营社群,除了发红包,你还需要这些 “心机”

经营社群,除了发红包,你还需要这些 “心机”》》》年会策划公司《《《

基督教有礼拜日,家庭有过年,夫妻有纪念日,小米有橙色星期五(发布最新 MIUI),总之,都有固定的仪式化行为。所以,社群也是一样:需要把活动仪式化。

如果你对社群的安排是:推送红包优惠,同时大家一起聊聊某个话题,然后偶尔邀请人进群分享。社群的成员根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难道是每天参与?),也无法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更无法对下次的活动产生预期。

而如果把社群的活动 “仪式化”,每次以固定的方式做类似的事情,就会逐步提高参与,并且让成员养成习惯。

比如我自己的组织 “李叫兽研究会”,平时没有任何活动,只是固定在每周日晚 9 点上课 1 小时。每次上课的方式也是一样:点评上次学员的作业,并且分享相关理论;排名前 3 名的学员分享自己的作业经验;然后布置下一次的作业。

为了强化这种仪式,在一小时课程开始前和结束时都会点名,同时让学员以相对固定的方式参与(比如提出质疑)等。

我知道我不可能占据群里人所有时间,所以就直接固定一个时间、固定一个活动,而其他时间内,所有人都可以假设这个群不存在。

再比如之前跟一个做小区住户社群的人聊(他们公司提供 O2O 服务),问他都会组织什么活动,他说主要为群友提供各种福利(比如有时候发红包、提供免费福利、让住户组织小区内活动等)。

而如果要提高群友的参与感,就需要把这些活动给 “仪式化”——比如周五晚上 9 点,XX 小区福利夜,倒计时公布本周的最新福利,以及下周能够给大家带来的活动。

那么如何把活动仪式化,从而让更多人可以持续参与呢?

(1)仪式需要相对固定并且严格限制

每次的活动需要用固定的形式,比如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明确的组织形式等。

比如秋叶的 ppT 社群中,每次新成员加入,都有爆素颜照的仪式。这样每次在新成员加入之前,所有人都会被培养出期待感。

为什么要固定呢?因为提高参与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开始之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该期待些什么。

如果你每周的 “福利日” 活动都类似,那么所有的成员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要期待什么——这次要发布什么新福利?我猜猜,可能是发水果?

这也是为什么系列电影和电视剧大行其道,为什么稳定风格的公众号容易积攒粉丝——因为风格固定,用户在看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该期待什么。

比如,观众看过了碟中谍系列电影,在看《碟中谍 5》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期待什么——开场会有一场动作戏,牛逼特工伊森会陷入困境,接收到不可能任务,然后带领团队想办法去完成。

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至于这个可能的任务是什么、反派是谁,观众就不知道了。而为了填补这种缺口,观众就会聚精会神地看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是电影、产品发布会,还是大型讲座,都需要事先预热(电影的预告片、发布会的预热海报),这可以让观众在开始之前,知道自己要期待些什么。

而那些完全随机举办的活动(比如今天发个红包,明天推一篇文章,后天组织一个讨论),就是在观众面前突然呈现了内容,而这个时候观众根本还没有产生期待感。

这就像你突然走进一个电影院,看到开始放电影,但是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电影一样。

所以,社群活动要把活动固定化,培养期待感。

(2)需要设计明确的触发情景

上面说需要培养 “期待感”,但是人不可能每天都有 “期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 “期待” 的触发情景。

有时候,这种触发情景是 “固定时间”——比如固定每周日晚 9 点举办活动,这样临近这个时间的时候,只要简单预热,所有人就会产生期待。

有时候,这种触发情景还可以是 “某个事件”——比如组建 “发布会研究群”,每次看完重大产品发布会,群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在群里讨论昨天的发布会。这时触发仪式的情景就是 “重大发布会” 这个事件。

只要这种触发情景 + 仪式活动的组合被长时间培养强化,用户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般的行为——每次一到了某个情景,1 秒内就能想到做这件事。

比如加多宝多年强调 “怕上火,喝加多宝”,平时你可能不留意,但是当你坐到油辣的火锅前,担心上火,就会立刻触发 “喝加多宝” 的行为。

再比如王自如坚持用类似的风格评测各种新上市电子产品,长此以往,他的读者一看到某锤某米等发布新产品,第一反应就是去王自如那里看看:他这次怎么看?有什么争议?

总之,你需要为你的仪式设计好一个触发情景,以让用户一到了某个时刻,就会条件反射式地进入你的仪式。

(3)需要设计参与行为

就像前面说的,社群就是 “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很多社群的做法却仅仅是:每周安排一个人进群分享。

这其实不是 “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是 “你为这一群人做一件事”,这样的话,你做的更像是一个 “媒体”,而不是一个 “社群”。

所以,除了坐在群里静听之外,你需要让你的成员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提高参与,强化仪式行为。

比如互相打分、荣誉上榜、轮流坐桩等等。

3、提供反馈

现在你的社群有了清晰的使命,以及可以帮助社员完成该使命的仪式化行为,仍然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的行为提供反馈,让他们逐渐提高对社群的参与和依赖。

反馈就是明确让别人知道:我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比如手游玩家玩 “天天酷跑” 这种游戏,随时都知道自己的得分、距离最佳得分还有多远等。如果最佳得分是 3000 分,这次得了 2900 分,玩家会说:“我靠,就差一点破纪录了,赶紧再来一次。”

这次得了 1000 分,玩家会说:“简直发挥太失常了,这根本不是我!赶紧再来一次发挥正常的!”

这次得了 3100 分破了纪录,玩家会说:“我太牛了,又破纪录,请叫我纪录小王子!再来一把,我还能破更高纪录!” 持续的反馈——让别人不断知道自己现在在哪、距离目标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可以让人成瘾性的投入一个行为。

而在社群的设计中,如上文提及,同时存在 2 种目标——外部冲突(我们对外界做什么)和内部冲突(我们对自己做什么)

就需要对这两种目标建立反馈。

外部冲突目标的反馈:

比如 “让每个北京大妈跳起广场舞”,不断汇报成果——现在我们已经成果感染了 46 万新大妈养成广场舞习惯,距离 50W 只剩不到一周的努力!

比如 “干货学习群”,让成员有价值的观点能够输出到社会上,获得其他读者的反馈,让人获得持续成就感。

内部冲突目标的反馈:

比如 “李叫兽研究会”,为每个人的作业评级,并且根据作业质量、贡献、发言程度和签到次数算积分,并且让每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积分。(类似游戏升级)

每次作业前 3 名有奖学金,2 个月总积分排名最后 10 名的自动踢出群等,都是对每个人的学习和参与建立反馈。

这样所有人知道现在等级多少、有什么成就、比别人差在哪、距离下一个目标有多远。

再比如还可以向对待员工一样,为群友设置等级、分工,并且清晰定义每个角色,也是为他们提供清晰的反馈。

当然更加常规的拿到红包、每周都能认识新人脉也是反馈(利益层面),也会起到强化社群的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反馈可以被明确感知到和某种行动直接相关的时候,才能有效。抢红包之所以被很多人使用,是因为这和 “积极参与群” 这个行为有直接相关(来慢了一步就没了)。

而很多基于搭建人脉的群活跃度不高,是因为 “建立人脉” 这个反馈经常和 “参与群” 的行为不直接相关——即使我整天潜水打酱油,一样可以加群里面的人啊。结语社群并不存在于微信中,而存在于人的脑海中,它只不过是:凝聚一批人做一件事。

你需要设计出明确的使命和目标,然后设计一个共同达到此目标的仪式化行为,接着为所有人履行该行为提供反馈。

而一个构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员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即使微信消失了,他们仍然可以继续——因为并不是微信造就了社群,在有微信之前的几千年,社群就已经出现了。

说明

1、有些构建社群的技巧仍然很重要,为什么没有说?

比如成员之间对接人脉、提高成员的归属感、提高向心力、形成亚文化等。

我当然知道这些很重要,不过经过分析,我觉得这些更像是 “社群成功的结果”,而不是 “塑造成功社群的方法”。

清晰的使命、持续的仪式、积极的反馈,这些会逐步塑造一个成功社群,而社群塑造成功了,成员们自然就会开始积极对接人脉、相互帮助、认同感归属感强等。

2、为什么有些社群很简单,不需要这些复杂设计?

比如某某学校班级群、某某行业大佬群,其实就拉一个微信群,不也挺成功吗?

这种情况下,其实你 “拉微信群” 的行为,并没有创造社群,只不过是为已经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种沟通方式——(微信)。班级关系、某行业大佬的关系,本身就是存在的,本身也是可以自然达成的。

而这些关系、沟通,和你的行为,其实关系不大。

但是对于一些卖产品的公司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他们面临的任务是从 0 开始创造新连接、创造新目标、创造新组织。

本来你的消费者没有这样连接的习惯,而你要硬生生创造这种习惯,肯定是困难任务,需要复杂的设计。

而如果这时候仍然像其他人创造班级微信群一样,认为拉个群就行,基本上很快就会失去活力。

(转自微信公众号:李叫兽)

行业新闻
上海开业策划公司:红红火火,欣欣向
上海会议活动策划公司的功效性体现在
了解上海会议活动策划布置方案
上海会议策划中如何安排茶歇冷餐?
上海会议策划公司的核心职责是什么
上海公关活动公司:活动策划,一站式
上海公关活动策划:个性化定制、别出
上海公关策划公司如何制定公关活动
上海新品发布会策划的方案流程
上海发布会策划的工作内容
上海发布会策划公司:新品发布会活动
上海庆典策划:举办庆典典礼要四个方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Copy Right 2001-2020年 邦行广告(www.ocmc.com.cn) 上海邦行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19043197号-1
邦行广告是一家专业的上海公关公司上海会务公司上海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品牌年会活动策划公司;公司核心成员具有多年4A广告公司、TOP公关公司从业经验,与我们携手,让您的品牌更具有价值。
电话:13671607508  |  客户咨询QQ:1473996205  |  E-mail:ocmc@ocmc.com.cn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613号创邑•源G栋 | 网站地图 |百度地图 |
点我在线咨询
24小时免费热线
13671607508
上海
021-60481008
杭州
13671607508
业务咨询(微信同号)
金先生 13671607508